2)第七百五十八章 孟津发展_三国之少年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地官府开证明。

  而商人的路引,则会更加宽泛。

  宽松的管理,就会导致人口流通。

  有利有弊。

  洛阳城身为国都,自然聚拢了各地的百姓。

  对于这种大都市,刘辩又开辟了新的应对方式。

  也就是“居住证”。

  也就是将流动人口的管理,从地方户籍官员那里,移交到了洛阳。

  在洛阳,工作的机会很多。

  能够奔来洛阳的,哪一个不是图着发财?

  刘辩需要一批有上进心的百姓,颁发了“居住证”。

  这也造成了洛阳人口的膨胀,洛阳百姓工作机会减少。

  所以分流就很有必要。

  孟津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商业气息很浓。

  到时候码头忙忙碌碌,肯定需要打量的搬运工,以及各种工种。

  刘辩一到孟津,就感受到了那一股荒凉的气息。

  缺少人气!

  主要码头已经建造完毕了,能够容纳数百艘货船同时卸货。

  船舶停驻点,足足安排了三千以上。

  其实按照现在的水运规模,十艘同时装卸就够了。

  可惜刘辩坚决反对。

  以洛阳地区的人口而言,物资一定会源源不断地运输。

  难不成以后拆了又建,建了又拆?

  宁愿多花点钱,一步到位。

  大运河繁荣昌盛了上千年,刘辩根本不需要担心港口荒废的问题。

  哪怕是乱世,还需要运输军事物资呢。

  第二个需要解决的,就是孟津港的人口。

  有人才能繁荣起来。

  除了一开始就安排好的位置,刘辩决定迁徙洛阳百姓。

  想要吸引人口,非常简单。

  刘辩针对洛阳户籍、又没有住宅的百姓,推行了一套商业贷款。

  “零首付”购买住宅。

  有资质的百姓,只要一个季度还一次款。

  月供根本不现实。

  目前只有洛阳的官员,能够享受到“月薪”政策。

  在以前,官员的工资都是一年发一次,更何况是普通百姓呢。

  恐怕连钱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刘辩这也是为了推行一个季度,发一次工资的理念。

  在洛阳经商的老板,都必须遵从。

  第二批人口,就是从居住在洛阳的外地百姓着手。

  只要在洛阳工作满三年,由掌柜或者老板开具“辛勤工作证明”,就能落户到孟津港。

  为了防止这些老板为富不仁,刘辩安排了举报信箱。

  偷税漏税,都可以匿名举报。

  形成员工和商人相互监督的管理模式。

  刘辩以上的条件,还可以放宽松。

  那就是拖家带口的,上有小,下有老,可以免除房贷利息。

  对单身狗造成一万点暴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是,大汉需要恢复人口。

  结婚,生子,都必须鼓励。

  洛阳会成为刘辩试手的窗口,以后再逐渐面向各州郡。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光是贷款买房这种操作,朝廷大臣没一个看得明白的。

  刘辩逼迫庞统去学习,这才有了一个帮手。

  就这样,庞统还对孟津港的“盈利”抱有怀疑的态度。

  他认为,十年内,孟津港发展不起来。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辩挖运河的速度太慢了。

  京杭大运河在隋炀帝的奋发图强之下,很快就贯通了南北。

  刘辩不行,大汉不是不能折腾,而是没有必要。

  至于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想这么多。

  有房子?还是贷款买?直接能住?

  管它这么多,先跟着朝廷的脚步走。(m.看书小说)更新最快,小哥哥小姐姐记得收藏哦!

  请收藏:https://m.xzhil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